
第二期「保就業」計劃於上月底結束,惟有僱主稱有關申請至今尚未獲批,質疑審批過程存在漏洞。保就業計劃秘書處今日(17日)回覆傳媒查詢時表示,仍在處理約1500份僱主申請,部分需要相對較長的審核時間,原因涉及以新的「指定月份」或新的強積金計劃申請第二期計劃、未能於今年6月或7月履行第一期計劃的一或兩項承諾等、以及技術問題。
秘書處表示,第二期計劃至今已向超過15萬名僱主批出補貼,涉及合共近440億港元,承諾受薪僱員人數超過190萬名,另有約1500份申請仍在處理,佔整體不足1%。
秘書處續指,部分僱主需要相對較長的審核時間,原因包括未能於今年6月或7月履行第一期計劃的承諾,即未有把補貼全數用於支付僱員工資,或在相關月份有支薪的僱員人數,少於今年3月的僱員總數。計劃代理人正向曾在第一期補貼期內裁減僱員數目的幅度相對龐大的僱主,查詢其業務及聘用員工的情況。
另外,有個別少數的個案因技術問題,例如申請人聘有專職為政府合約提供服務的僱員,或同時申請餐飲處所(社交距離)資助計劃等,秘書處及計劃代理人可能需要向索取進一步資料,令處理時間相對較長。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