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實9月時曾經向城規會呈交改劃土地用途的申請,涉及馬鞍山海澄軒海景酒店,當時提議興建637個住宅單位及194個酒店房間,但最近呈交的進一步建議,將酒店部分完全刪除,整個項目變成純住宅用途,提供758個住宅單位。新方案樓高16層,最底層停車場,再上面兩層為商業部份,而餘下13層為住宅。
每層伙數多過公屋
根據發展商最新文件,其中一頁為住宅樓層平面圖,竟然是一個「一梯58伙」的「神則」。現時較普遍的公屋類型,Y型公屋每層約18至36伙,和諧型公屋每層16至21伙。換言之,每層住戶較公屋更多。公屋一般每層有2部電梯,長實亦沒有怠慢,今次「海澄軒」項目每層提供4部電梯,與公屋睇齊。至於間隔方面,根據資料,每層58伙中,有3個為三房(1套房)單位,其餘55個全為兩房單位,全部兩房及三房單位都是開放式廚房,令空間望上去更闊落。而除了3房單位中的套廁外,其餘單位都是「黑廁」。
每層單位數量勁過「劏房之城」
近年香港不少新盤都出現這類一層超級多伙的設計。好像3年前九建發展的紅磡環海.東岸,以一層36伙被冠以「劏房之城」的稱號。富豪系發展的洪水橋尚築和宏安地產發展的沙田薈蕎,也分別一層34伙及一層32伙。有建築師曾指:「一幢樓至少要有兩條走火梯,三幢樓併起來只係需要三條走火梯就夠,那我就減了三條走火梯,原本用來起走火梯的面積又可拿出來賣!」如果由使用率的角度去看,地產商為了增加更多可出售樓面,便會將共用的走廊面積縮細。
平均單位面積約637方呎
馬鞍山海澄軒海景酒店現為1幢18層高酒店,鄰近馬鞍山站,於2002年10月開業,共提供831個房間,據發展商提交的最新方案,項目住宅樓面48.29萬方呎,按單位數量計算,平均單位面積約637方呎。項目另設有逾5.96萬方呎的非住宅樓面,總樓面面積約54.26萬方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