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大灣區青年愛交流 港青:8至15天交流最佳

大灣區青年參加交流活動的意願強。圖為去年9月,香港青年在內地參加交流活動。(敖敏輝攝)

青年工作、青年交流越來越受到關注,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喜歡怎麼樣的交流方式,更願意參加什麼類型的交流活動?在今日(17日)舉行的「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合作發展論壇」上,最新發布的《穗港澳台青年對交流的認知與評價研究成果》顯示,超過6成穗港澳台青年參加過跨地區、跨國家的交流活動,90%左右青年願意在疫情後參加交流活動。值得關注的是,穗港澳青年最希望參加學習交流活動,而台灣青年最希望參加休閒娛樂的活動。

調研:青年最愛與同齡人同場交流 志願者次之

論壇上還發布了一份穗港澳台青年交流的調研報告。報告顯示,四地青年最期待參加的交流活動類型前三位依次是:學習交流活動、娛樂休閒類活動、探親訪友活動。廣州、香港、澳門三地青年最想參加學習交流活動,台灣青年最想參加休閒娛樂活動。疫情背景下,四地青年仍非常願意參加交流活動,且最願意參加學校和社會組織舉辦的交流活動。港澳台青年最願意參加社會組織舉辦的交流活動,廣州青年最願意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

去年,港澳青年在廣州參加交流活動。(敖敏輝攝)

調查顯示,八成以上穗、港、澳、台青年最傾向於跟同齡人交流,其次是和志願者交流。交流時長方面,四地青年普遍認為6-7天的交流時長最合適,但也存在一定差異。其中,廣州青年認為2-3天的交流時長最合適,香港青年認為8-15天最合適,澳門、台灣的青年認為6-7天最合適。

專家建言大灣區青年交流

此次論壇,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澳門、台灣等地的專家、青年研究工作者200餘人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參加,並就青年深度參與灣區建設、灣區青年交流工作內容、灣區青年成長髮展制度建設等問題展開交流與對話。

「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合作發展論壇」在廣州舉行,並發布了穗港澳台青年交流的調研報告。(敖敏輝攝)

香港嶺南大學潘蘇通滬港經濟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周文港,通過分析現今粵港澳大灣區的人才政策情況、香港青年目前的就業狀況及其對待灣區發展的態度和訴求,提出促進粵港澳三地交流合作的五點建議:建立一站式創業就業資訊平台;增加香港青年到粵港澳大灣區實習的機會時間,提升他們畢業後前往灣區就業的意願;做好內地在港學生工作;做好內地畢業的香港學生及赴港就讀的內地學生的服務和輔導;做好赴港澳就學意向調查和赴港支援工作。

華南師範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粵港澳大灣區跨域治理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楊愛平,通過詳實的調查研究發現,在香港就讀的內地生雖然能夠達到心理適應,但是缺乏與地方社會的有效、良性互動。他提出要解決在港內地生的跨文化適應問題,需要改變內地生的適應策略,解決適應意願和社會認同問題。

(點新聞記者敖敏輝、盧靜怡廣州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大灣區青年愛交流 港青:8至15天交流最佳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