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我們身邊人】EP01「如果有人攻擊我的國家 我沒理由無動於衷」

編者按:「修例風波」引起的社會動蕩,時至今日仍未停歇。無良媒體及「縱暴派」將黑暴美化,掟磚、縱火、起底……暴行令無數嚮往安寧平和生活的市民痛不欲生。幸而,仍有人無懼無畏,敢挺身而出,他們愛國、撐警,與暴力抗衡,用不同的方法,去守護香港,守護希望。本網推出「我們身邊人」系列專題,講述黑暴漩渦中,在我們身邊那些愛國愛港平凡人不平凡的故事。

「我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不能對自己的國家有認同,為什麼這樣就是錯的?」

2019年6月9日,民陣發起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遊行,當晚即爆發衝突,暴力愈加升級,社會動蕩不安。時至今日的香港,社會分化對立愈加明顯,當「藍黃」變為社交場合的試探,曾經的朋友因政見不同而站在了對立面。暴徒用暴力令不同意見者噤聲,愛國者被針對被「孤立」……在這一場運動下的青年人,又有何轉變和反思呢?

「其實我以前都經歷過『反國教』和『佔中』運動,但沒想過『反修例』會和我有這麼大的關係。」嶺南大學中文系三年級學生小柏說道,回憶起幾次社會運動最大的不同,便是「反修例」引起的爭論,成為了整個社會政見立場的分水嶺。「之前『反國教』和『佔中』的時候,只有學生會在表達自己的意見,而現在是所有人都在表達,如果意見和身邊的朋友不同,就會被『割席』。」

小柏之所以選擇讀中文系,是因為從小到大喜歡中國歷史,喜歡中文。她認為,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國家民族沒有認同,那麼在世界上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大家都是中國人,我看到他們(暴徒)在罵打內地同胞時,我會覺得很憤怒,我們都是同胞,罵這些話不就是在罵我?」說到修例風波中的暴亂,小柏透露出一絲不解,「是否贊成政府的決定,是否贊成林鄭,這些都是政治問題,我完全可以不理,但是為什麼會出現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情況呢?這是一個民族認同感的問題,而非一個政治立場的問題。」

檢視去年下半年響徹街頭的口號,難免令人有種產生時空上的錯覺。2014年非法「佔中」後,「港獨」冒起,在多次社會衝突中若隱若現,而這種打着「本土主義」的分裂訴求,不僅令香港社會撕裂,也將內地與香港的矛盾推向了另一個極端。

小柏的質疑不無道理,遊行活動最盛的時期,街頭隨處可見辱國辱華字眼。暴動現場,國旗被丟棄、被燒毀,國徽被污損,帶有歧視意味的圖片被製成了文宣……愈演愈烈的暴力示威,將原本只是針對港府的情緒宣洩放大至對內地的衝突。

與愛國情意連結意味着和另一端的割裂。大多數的香港青年選擇了「本土」的一邊,小柏身邊的朋友也不例外。她常常因為與身邊朋友觀念不同而保持着沉默,這讓她感到十分壓抑。「看到同胞或是支持警察、政府的人在運動中被私刑,我會覺得很憤怒和難過,但我的朋友不能理解,所以我就默默退群了。」

家人不理解她的這一做法,認為不值得,但小柏有自己的看法。「我做不到很偉大,但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果有人攻擊我的國家,我沒理由無動於衷,何況那些是無理的指責。」

當被問及自己新移民身份是否是與其他香港年青人的政治傾向相反的原因,小柏笑答,4歲來到香港,從小接受的就是香港的教育,沒有人拿新移民的眼光來看待她,反而自己也曾經是所謂「主流」中的一份子,「我以前也覺得內地人被『洗腦』。」但經過與內地同學的相處,小柏發現了事情的背面,「我發現內地同學所讀的課本,不是想像中『洗腦』的教育,他們的想法也很多元,很多香港人沒有接觸過內地同胞,只是堅守着自己很無知的概念,只是吸收單方面的消息,這何嘗不是『洗腦』和盲目?」

小柏自詡政治冷感,但「修例風波」發生後,也無奈地被捲入這一場漩渦之中。「有人穿撐警的衣服就被打,我真的不理解。像我身上穿這件衣服,有國旗我覺得沒什麼問題,我自己愛穿什麼就穿什麼,如果別人打我,那也不是我的問題。」

從開始時的沉默,到現時自信展現自己的立場,小柏坦言,自己確實經歷了很多,「我有積極去找一些愛國愛港相關的活動,在參加面向香港青少年的軍訓後,交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們一起去參加一些對得起自己良心的活動,反而比以前更開心。」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我們身邊人】EP01「如果有人攻擊我的國家 我沒理由無動於衷」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