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聲|互學互鑒 共塑灣區發展典範

香港的經濟長期以金融和貿易為主導。(點新聞圖片)

文/冼漢廸

澳門和香港雖擁有各自獨特的文化和經濟特色,但兩者是並肩前行的兄弟城市,都為國家及大灣區的發展貢獻了積極作用。夏寶龍主任指出,澳門在新發展起點,要在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上多作貢獻;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多作貢獻;要在提升澳門國際影響力上作貢獻;要在弘揚愛國愛澳優良傳統上多作貢獻。對於香港而言,在《國安條例》立法之後,同樣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夏寶龍主任的話對於香港的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在多元化發展方面,香港的經濟長期以金融和貿易為主導,但現在香港也展現出積極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活力。例如創新科技領域,特區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和支持科技研發投入,推動創新成果的轉化和應用,並且已經取得了積極的成效。未來期望香港加快推進北部都會區及河套的建設步伐,着力降低企業創新成本,為創科發展提供更加關鍵和有力的支持。同時,香港還應繼續深化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積極吸引全球頂尖人才和優質資源,為創新科技注入更強大的動力。

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方面,香港不僅在積極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與發展,也在尋求新的發展機遇,不斷深化與內地其他城市的合作。未來期望在創科研究要素流動上,香港能夠積極爭取更多的支持,從而進一步推動兩地科研合作邁向新高度。

在國際影響方面,香港一直以「超級聯繫人」「超級增值人」的角色,為內地與國際社會搭建穩固的合作橋樑,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希望未來香港能夠進一步蛻變,成為創科領域的「超級領頭人」。在深耕原有基礎研究優勢的同時,也加快彌補短板,強化薄弱環節,不僅與內地共同構建科創集群,還要在國際科創舞台上展現更多活力與貢獻,攜手人類共同探索未知領域,推動創新浪潮不斷前行。

在弘揚愛國愛港優良傳統方面,特區政府已於上個月成立了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在不同層面加強國家歷史文化和國情教育,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但培養愛國意識和精神並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時間的沉澱與積累,在此過程中,拉近兩地居民的心理距離尤為重要。同時,愛國教育也必須貼近市民的生活實際,不能束之高閣,要讓廣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真切感受到愛國主義的精神內涵和價值意義。例如港人北上消費就是加深兩地情感紐帶的重要途徑,眾多港人通過旅遊、購物、文化交流等方式,親身體驗內地的發展和變化,進一步增進了對祖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未來,希望特區政府能從加強兩地交流的角度,進一步推動愛國教育的深入開展。通過讓市民親身參與、親身體驗的方式,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廣大市民中口口相傳、深入人心。這樣一傳十、十傳百的傳播方式,遠比單純的宣傳更具說服力和感染力。

此外,夏寶龍主任所提及的澳門優勢與經驗,對香港也具有學習和借鑒價值。例如,在人文方面,已舉辦70年的格蘭披治大賽車、已舉辦35屆澳門國際音樂節等,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市民的文化活動,提升了澳門的國際影響力,更重要的是這類活動形成了品牌,所蘊含的價值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不斷積累和增長。香港正在大力推動「盛事經濟」,其中盛事活動是核心要素,香港可以從這些成功的例子中汲取經驗,打造屬於香港的品牌活動,從而進一步提升香港的國際形象和競爭力。

展望未來,筆者希望兩座城市既是兄弟城市,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也是競爭城市,互相學習、互相啟迪,共同探索發展的新路徑,以互利共贏的理念推動雙方共同進步,在各自的領域裏取得更為輝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