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聲|發展新質生產力 促進高質量發展

冼漢迪在演講現場。

文/冼漢迪

自今年兩會召開以來,「新質生產力」已成為熱議的焦點詞彙。其深刻內涵不僅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更預示着我們未來的工作和生活將發生深刻變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其中,科技創新起主導作用,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

科技創新催生了新技術、新方法和新模式,推動生產方式和生產關係不斷革新。同時,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也為科技創新提供了更廣闊的應用場景和更豐富的實踐經驗。故筆者認為新質生產力和科技創新這兩者之間是相互依存、互為因果的關係。

對於香港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筆者認為可以從有關中央領導的講話精神中得到一些啟示。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在參加香港代表團審議時表示,香港正在邁向由治及興,支持香港長期保持獨特地位和優勢,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同樣指出,國家大力支持香港發揮獨特優勢。從這兩位領導的講話中可以明顯感受到中央對香港發展的高度重視和堅定支持。同時,他們的講話精神也為香港發展新質生產力指明了方向,即發揮香港的獨特優勢,並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同時,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針對香港發展新質生產力也提出了三個發展方向:一是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的優化升級;二是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例如新材料、生命科學等;三是深入推進數字經濟的創新發展,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的研發應用。

筆者認為,香港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科技創新是萬事俱備,東風已來,接下來要依託四個優勢「基礎」。

一是制度基礎。「一國兩制」既保證了香港的高度自治,也維護了國家的整體利益,為新質生產力和科技創新創造了獨特優勢。香港的法治精神與國家的治理體系融合,為兩者發展創造了穩定的環境;香港國際化土壤也為兩者提供了豐富的養分和資源。

二是科研基礎。香港共有29名兩院院士,5所全球百強大學,16所國家重點實驗室,6所國家工程技術研究分中心,正在積極建設超算中心,為科技創新提供強大的算力支持,並設立100億元的「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為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等領域提供資助。同時,廣深港科技集群連續4年位列全球「最佳科技集群」排名第二。這些都充分展示了香港在科研領域的基礎和實力。

三是產業基礎。香港是國際貿易、航運和金融中心,除了現代服務業等傳統優勢行業,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新興產業也正在蓬勃發展。

四是區域基礎。粵港澳大灣區具有極強的經濟實力及發展潛力,香港作為大灣區的中心城市,積極參與區域合作,已經與主要城市建立深度合作。

其次,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方面,香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之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第一步就是更好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大局。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鄭雁雄在廣東省2024年春茗(香港)活動的致辭中指出,基礎設施「硬聯通」、規則機制「軟聯通」、兩地居民「心聯通」已成為新時代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新標識,北上南下「雙向奔赴」成為新潮流、新常態。筆者對此表示高度贊同,並認為香港更好融入大灣區發展大局以及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在於充分利用大灣區的現有軟硬基礎,進一步推動大灣區的深度協同,甚至實現融合,形成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發展格局。

在廣東省202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被優先列為首要任務,緊隨其後的是發展新質生產力,這充分展示了廣東省對這兩個關鍵領域的高度重視。此外,香港在2023年的施政報告中32次提及粵港澳大灣區,也展現出主動融入大灣區的積極姿態。基於上述內容,筆者認為,為了加快香港融入國家及大灣區發展大局,並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新質生產力,應當推動兩個「共同」戰略,並促進三個「融合」目標。筆者這一構想旨在通過多個領域的深度融合與發展,加快推進灣區一體化建設,從而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優質的環境基礎。

兩個「共同」包括灣區命運共同意識和灣區共同富裕。

一是要建立命運共同意識。大灣區的發展不是某個城市或地區的獨角戲,而是整個區域的共同使命。在堅守「一國兩制」原則、保持各地自身優勢的同時,大灣區要培養一種超越行政區劃的命運共同體意識,讓每座城市都深刻認識到自身在大灣區發展大局中的角色和責任。這種共同體意識應貫穿經濟、文化、科技等各個領域,追求要素共同、市場共同、環境共同、未來共同,以促進各城市之間的深度融合,並推動資源、人才、技術等要素的順暢流動和優化配置,為整個大灣區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新的活力。

二是要推動灣區共同富裕。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的經濟發展水準存在差異,但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目標是一致的。廣州、深圳、香港等城市之間的合作正在不斷深化,但也要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的整體優勢,推動其他城市的均衡發展。目前,大灣區各城市間已經基本形成了一套全面完整的產業鏈和創新鏈,但由於各城市之間的發展水準不均衡,導致部分城市之間的相互配合存在一些難題。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是一個重要的契機,可以為大灣區的共同富裕帶來新的動力和機遇。廣深港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前沿,應發揮引領作用,推動大灣區其他城市向高質量發展邁進。這不僅能夠提升整個灣區的生產效率和經濟競爭力,推動實現更均衡、可持續的發展,也將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壤。

在推動兩個「共同」戰略的過程中,也需要促進三個「融合」目標的實施,兩者相輔相成。

一是科技融合創新。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粵港澳大灣區因其強大的科技實力而備受矚目,但要實現更高層次的融合發展,則需要構建更加靈活、高效的融合創新體系。這需要貫穿各領域的灣區共同體意識來驅動,確保資源的高效配置和充分利用。目前,粵港澳大灣區正在開展科研要素跨境流動的試點,但在整體上的研發要素和人才流動仍然不暢通,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新質生產力的協同發展。因此,大灣區需要進一步深化各層面的協同,共同解決跨區域協同創新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暢通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流動路徑。此外,隨着國家東數西算工程的全面啟動,內地東西部之間的協同聯動和算力使用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在此基礎上,可以考慮探索兩地雙向的數據流動和處理模式。一方面,香港正在建設超算中心,可以作為國家算力樞紐節點,為東部的熱數據算力需求提供低時延的算力支持;另一方面,香港也可以通過西部算力來滿足自身的溫數據和冷數據處理需求。這種雙向模式不僅能提高算力使用效率,還有助於進一步完善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通過這種模式,香港將在數據和算力領域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織就全國算力「一張網」作出積極貢獻。

二是產業融合發力。產業是生產力的載體,科技成果只有產業化才能成為社會生產力。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具有各自的優勢和特點,除了互補互助發展,更需要廣州、深圳、香港等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前沿城市積極推動不同產業間通過技術、市場、資本等要素的相互滲透、交叉融合,探索新的產業形態和業態。這種發展模式有助於提高產業的附加值、競爭力和創新能力,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此外,香港要為產業、企業及個人構建一個鼓勵探索、容忍失敗、獎勵創造的創新環境,通過教育、媒體等途徑強化新質生產力和創新價值觀的傳播,大力推進創新文化建設,使新質生產力成為社會共識和價值追求,從而激發整個社會以及產業鏈的創新活力和潛力。

三是人才融合發展。人才是發展新質生產力和推動科技創新的根本。習近平總書記去年考察廣東時指出,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地建設,形成高端科創人才聚集效應。為此,粵港澳大灣區應當協同加強人才培養和促進人才聚集。例如,建立多領域的跨區域人才交流計劃,鼓勵優秀人才在不同城市之間工作和學習;深化高校、職教的跨區域合作,共同培育創新型、技術型、應用型人才;進一步深化資質互認,優化資源配置、釋放發展潛能。同時,必須避免在大灣區內部出現人才競爭的情況,要發揮各自優勢,協同吸引其他地區或國際市場的高端人才。

綜上所述,發揮自身優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香港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筆者堅信,隨着粵港澳大灣區在合作與協同方面的持續推進和深化,未來必將成為我國最具全球競爭力的經濟增長極和創新高地,並在新時代的歷史進程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引領國家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