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玟離世|精神科專科醫生:樂觀與成長快樂有關 不代表沒有抑鬱症

陳仲謀指開朗不代表沒有抑鬱症。

【點新聞報道】歌手李玟離世,圈中人大多不敢相信,社交平台帖文都指她性格樂觀。有精神科專科醫生指性格樂觀是跟人的成長快樂有關,卻不代表遺傳的腦因子沒有失衡現象。

精神科專科醫生陳仲謀今日(6日)接受點新聞訪問時表示,開朗的人不代表不會患上抑鬱症,因遺傳因子會影響腦部血清素及腎上腺分泌失衡。開朗的人有抑鬱也只是「死頂」。而演藝界人更要面對大眾,難避免會對人歡笑背人愁。尤其是夜闌人靜更會出現情緒低落。所以即使是大笑姑婆,也需小心觀察有無自殺傾向。

李玟被許多人指性格開朗。

患抑鬱症人數續上升

如今醫學進步,為何仍無可避免讓悲劇發生?陳仲謀說:「全世界生活上的轉變,令抑鬱症的人越來越多。根據世衞組織於2000年研究指數,因疾病導致傷殘,抑鬱症排行第四。到2020年已升至第二,世衞更指於2030年抑鬱症上升至首位。可見此病影響人類最大。雖然好多藥廠研究多年來推出林林種種新藥,而事實上新一代抗抑鬱素、血清素、腎上腺素,效用顯著且大大減少副作用。可是仍有患者藥石無靈,根據近十年八載研究得出這是頑治性抑鬱,所以才久病未癒。」

藥物可控制內在因素 外在環境難管控

陳仲謀又言,有些患者走上絕路,許多人覺得同藥物有關係,事實這只是部分情況。醫學進步要控制腦分泌已非一件好難的事,但抑鬱症的發生,存在內在及外在因素。內在如個人性格悲觀、成長經歷等,再加上遺傳因子的家族史,血清素會影響腦分泌機制容易失調。內在因素可以使用藥物及心理輔導,幫助腦分泌及開解。惟外在卻是最難控制的環境因素。如生命事故包括感情、婚姻、工作、學業,經濟困難解決不了,單靠藥物也幫助不來。

陳仲謀強調人的孤獨及沒有社交網絡都是引致抑鬱問題之一。如何幫助患者預防自殺,那身邊人需多加留意,並實體同患者見面開解讓其舒泄情緒,依賴網上如Whatsapp幫助患者是不大可能。陳仲謀一再稱每人得一條人命,若身邊人情緒出現變化,切勿掉以輕心。尤其有自殺傾向者,寧抱着「有殺錯也不放過」,盡快帶患者看醫生及尋求專業人士意見。

(點新聞特約記者陳惠芳報道)

相關報道:

(多圖)留意12個自殺警號 正確陪伴助他人渡難關

關於如何生活 英抑鬱症作家給出40條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