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D丨縱暴校長徐榮耀顛倒是非 文人風骨何在?

文/李斯哲

近日,文憑試歷史科考試要求考生回答「日本1900至1945年間為中國帶來的是否利多於弊」,引來強烈批評,教育局要求考評局取消相關試題。但一篇名為《回應所謂歷史試題事件》的文章卻在網上流傳,被證實是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校長徐榮耀,在校長群組中發出的貼文。徐榮耀在文中指,作為一個校長,自己學生的利益受到不公平損害,需要為其發聲,而且作為一個「亂世中的讀書人」,仍有一點風骨,「本著當天冒著漫天催淚氣體前往理大救學生的精神」,指DSE歷史科考題本身並無立場,批評教育局將政治帶入校園,給人「小題大做」的印象。

日軍侵華的種種劣行,包括1900至01年,日本參與八國聯軍侵華;1904至05年,於中國領土上發動日俄戰爭,獲得東北特權;1931年於瀋陽策動九一八事變,佔領東北;1937年日軍製造盧溝橋事變全面侵華。1941年12月25日,香港淪陷,港人經歷3年零8個月日軍佔領。從1931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抗戰14年期間中國軍民傷亡人數達3500萬,損失慘重。

相關試題雖然名義上是開放式論述,實則美化日軍侵華戰爭,用偏頗的資料,在考試中潛移默化引導學生建立完全錯誤的歷史觀。考試是評估場所,不是討論場所,對於這類歷史早有定論的事件,根本沒有「利與弊」的討論空間,徐榮耀作為校長,亦不可能不熟悉這段歷史。他口口聲聲稱信任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殊不知自己已是顛倒是非之人,「小題大做」的言論不僅令人汗顏,亦有違其自命文人風骨的氣節。

修例風波期間,大批學生被煽惑走上街頭,參與暴亂,衝擊香港法治,挑戰「一國兩制」的原則底線,已經被捕或提控的暴徒中4成是學生。作為校長的徐榮耀不僅沒有制止學生參暴、制止教師煽暴,反倒前往理大「拯救」學生,究竟是在向學生傳遞什麼樣的價值觀?是違法達義,還是留案底令人生更精彩?面對大批青少年學生成為暴徒、成為被告,「為人師表」的良心何在?

從考評局對於取消試題的敷衍表態,到徐榮耀校長所謂的嚴正發聲,證明香港教育界真的需要「刮骨療毒」。正如特首林鄭月娥所言,香港教育不能成為「無掩雞籠」。「香港之亂」源於「教育之病」。「教育之病」不僅體現在教師、教材、學校,也體現在教育局監管不力。現時政治無時無刻都在入侵校園,黑板報變「連儂墻」、通識科煽仇警、歪曲鴉片戰爭歷史等事件,清楚顯示「黃師」和「黃教材」不僅毒害了香港年輕人,更會摧毀香港的未來。

教育局必須做好把關工作,勿再以「鴕鳥」政策施政,大刀闊斧改革教育,加強師資的專業操守,嚴懲煽暴、縱暴的違規教師和校長,保障心智未成熟的學生不被歪理荼毒。唯有這樣,香港教育界才能培育更多的人才,幫助香港早日恢復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