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京港科創合作 共築科創高地

冼漢廸與團員於中國互聯網大會會場外合影。

文/冼漢廸

各國正積極地參與全球創新網絡,希望透過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提升其在國際競爭中的主動權和話語權。2014年,北京明確定位為國家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流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2021年,北京市發布了「十四五」時期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規劃,明確指出2025年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將基本形成,並成為全球主要的科學中心和創新熱點。至2035年,北京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將在創新力、競爭力、和輻射力方面達到全球領先水平,成為全球人才聚集地,實現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

冼漢廸與團員於中關村科學城(海淀區)規劃展覽館合影。

為此,筆者擔任會長的互聯網專業協會日前組織二十多位香港科創青年前往北京進行三天兩夜的考察,包括參訪了海淀區規劃展覽館、中關村壹號、翠湖科技園雲中心、海淀區城市大腦以及中國互聯網大會科技成果展區,走訪了貝殼、拉卡拉等知名企業以及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中關村京港澳青年創新創業中心等科研和科創服務機構,短短三天的考察行程對筆者以及一眾團員都有很大的啟發。

筆者之所以選擇參觀海淀,是因為當地在科創領域的重大成就,截至2022年底,海淀的經濟總量達到10206.9億元,同比增長3.5%,成為全國首個經濟總量突破萬億的地市級區縣,而全年高新技術企業總收入約為3.8萬億元,同比增長7.5%。每萬人擁有的高價值發明專利數量為332件,是全國平均數的44倍。技術合同成交額為3400億元,也居全國前列,至於在海淀區內的中關村,自上世紀80年代崛起以來,完成了由「電子一條街」到「新技術開發試驗區」,再到如今「科技創新中心」的深刻轉型,一大批擁有核心技術的民族品牌正在中關村發展壯大,「中關村」已經成為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代名詞,被譽為「中國矽谷」。

冼漢廸(右)與團員參觀海淀區城市大腦。

在考察過程中,筆者對海淀在科創領域取得的成就深感欣賞,也得知海淀區委區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成立科技成果轉化技術標準服務平台,推動標準「領跑者」制度,支持企業優勢、特色技術標準成為國際標準。筆者認為標準化水平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是創新發展的引領和推動力量,要鞏固香港國際創科中心的地位,標準化是必要元素,故此海淀的做法值得香港學習。

至於筆者與團員參觀中國互聯網大會的過程中也深有體會。今年大會的主題是「促進數實融合」,筆者認為在這方面內地比香港要走得更前,很多數字技術融入民眾生活,令包括智能家居、老人護理、創新技術、人工智能等相關應用發展迅速,由於當地民眾亦樂於接受新事物,故此吸引更多互聯網企業都投入到這個賽道,研發自己最新的應用產品,當地政府也樂於為當地初創企業的科創成果提供實際測試場景,驗證研發成效,故此造成良性循環。筆者認為,要推動香港科創發展不單是資源投入,而且更要用開放態度,在政府日常服務中採納初創企業的研發成果,為初創企業的科研成果轉化提供應用場景,從而吸引更多人才與企業投身研發工作。

事實上,特區政府與國家科技部於今年3月簽署了《內地與香港關於加快建設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安排》。該安排涵蓋了深化科研合作、共享創新資源、成果轉化、人員交流、發揮香港國際化優勢和強化統籌協調等六大合作重點,開啟了內地與香港在科技領域的新篇章,香港應該在這個基礎上更好地與北京合作,利用香港在基礎科研及國際化的優勢,以及北京在科技創新領域上源源不絕的活力,京港兩地強強攜手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帶領中國在全球科技創新領域的領先地位。

(作者為全國人大代表、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京港科創合作 共築科創高地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