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學校推行愛國主義教育方式多元 逾八成學校安排學生觀看九三閱兵

教聯會公布愛國主義教育問卷調查結果。(受訪者提供)

【點新聞報道】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今日(23日)公布「教育工作者對推行愛國主義教育」問卷調查結果,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兼教聯會主席黃錦良、副會長胡少偉和理事黃建豪出席記者會。調查於10月初進行,兩周內共收到428份有效問卷,涵蓋中小學、幼稚園、特殊學校及大專院校。結果顯示,學校普遍已開展多元愛國教育活動,但在課時、教材及專業支援等仍面臨挑戰,教師普遍期望政府提供更多教學資源及專業培訓。

調查發現,學校在日常推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方式趨向多元化。其中,「舉辦中華文化體驗活動」最為普遍,佔88.8%,其次為「舉辦內地交流考察」(84.1%)、「與內地學校締結成姊妹學校」(79%)及「在特定日子舉辦國民教育活動」(78%)。此外,逾七成學校透過「組織校外參觀活動」及「校內展板展覽」推動相關教育。

今年適逢抗戰勝利80周年,逾八成學校「安排學生觀看閱兵儀式」,近半數舉辦「專題書籍或圖片展覽」。約二至三成學校則舉辦抗戰歷史專題講座、參觀抗戰本地遺址、舉行抗戰主題比賽。教聯會建議,學校可進一步結合本地抗戰遺址開發研學路線,並增加跨學科專題研習,深化學生對歷史的認識。

對於現時學校推行愛國主義教育,教師面對的主要挑戰包括「課時不足」(54.7%)、「缺乏互動性教材」(53.3%)、「人手不足」(50.9%)。此外,近半數教師認為「難以量度愛國教育的成效」及「專業培訓不足」(48.6%)。

教聯會主席黃錦良表示,是次調查結果有助了解學界在推行愛國主義教育方面的成果與挑戰。教聯會建議學校增加「抗戰主題跨學科研習」、「烈士悼念活動」等學習活動,可結合本地抗戰遺址開發研學路線,提升學習深度。此外,建議政府提供更多專業培訓,推動成立更多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並善用教聯會屬下愛國教育支援中心的「到校/跨校專業支援」,針對性設計培訓內容等。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調查指學校推行愛國主義教育方式多元 逾八成學校安排學生觀看九三閱兵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