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品評四方|財赤高達1800億:下一步,怎樣走?

文/關品方

香港特區財政狀況正在持續惡化,港人宜居安思危。先列舉一些數字。截至去年年底,官方外匯儲備資產仍有4968億美元。這個外匯儲備資產總額相當於流通貨幣總量(港元等值)的六倍以上,是港元貨幣供應M2的60%左右,仍算穩健。2020至21的財政年度,國際收支盈餘仍有2335億(港元,下同),財政盈餘為300億,國際收支總額是當年GDP的33%左右,還可以。但2021至22的財政年度,由於派錢給市民高達340億,加上抗疫基金等各項非經常性支出,估計將會出現財政赤字1800億,一來一往,差別十分驚人。

家有二千,每日二錢,如無生計,用得幾年?今後數年,如果疫情持續,經濟放緩,轉型期要適應及調整,加上新界北都會區的基礎建設,件件需財,既要量入為出,更應量出為入。財政前景可慮,港人引以為憂。

香港財政收入來源包括經常收入和非經常收入。經常收入包括直接稅(即薪俸稅,利得稅和物業稅等)和間接稅(包括關稅,差餉,牌照稅,專利及特權稅等)。政府收入來源主要是靠賣地。香港長期以來實行低稅多收的政策,稅基雖窄,但土地財政增值鏈條較為健全,總體尚可(無殼蝸牛置業越來越難,是另一回事),所以自從1993年以來連續27年取得GDP實質成長,其基本條件是整體經濟的不斷增長。聚焦經濟民生和發展建設才是硬道理。港人對此應堅信不移,捨此別無他途。

疫情突如其來,加上黑暴動亂,特區財政經濟前景現已到達臨界轉折關頭,不可不察。港人要有新思維,重新規劃今後日子怎樣過。如經濟不景氣持續,特區政府有必要通過提高稅率,擴闊稅基,開闢新的收入來源,以平衡財政收支。基本法列明香港特區財政政策基本上要量入為出,盡量避免赤字預算。「一國兩制」之下,香港特區不用向中央交稅,亦不用負責解放軍駐港部隊的開支,備受優待(反觀回歸之前,英國政府銖鈿必計,英資企業予取予攜)。

由於疫情反覆,外圍經濟環境複雜多變,港府應堅持審慎理財,保留財政實力,確保金融穩定,應對未知風險。香港是開放型和依賴型的細小經濟體,需要警惕就業不穩和通脹升溫的潛在風險和影響,包括被動加息風險,資金流動短缺風險,資產價格波動風險等因素,特區政府要負責任地理財。

理財的原則應該以人為本,福利政策應該以精準扶貧為原則,應主動地走到民間訪貧問苦,不是安坐辦公室內,等市民到來填表申請,文件旅行,層層審批。抗疫基金應該落實到個別受影響行業市民的口袋之內,而不是通過企業派發。政府不一定需要全民派錢,但要做到讓全港市民有溫暖的獲得感,認同政府有人文關懷,而不是冷冰冰。舉例,據不完全的統計,18萬公務員的薪酬和各種福利津貼,還有散布全球各地已退休公務員的長俸和公積金,每年單是這方面的人力支出,高達648億。如果特區政府的高層官員願意與市民同甘共苦,共渡時艱,主動酌量減薪10%,對高官而言可謂不痛不癢。儘管金額不多,但這種姿態一定能夠博得市民的掌聲和支持。

特區政府亦應考慮具體落實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發揮政府、市場和社會力量三方面的互動關係,和各地區直選立法會議員辦事處,各地區區議會以至NGO等社團組織加強合作,甚至鼓勵大型發展商與個別屋邨對接互動幫扶,仿效內地例如閩寧村建設的方法(福建省和寧夏自治區互相支持),將公共屋邨居民生活的改善落到家家戶戶的實處。

特區政府高官應該能上能下,應鼓勵個別高官到屋邨蹲點一個較長的時期,聽取市民的真實訴求,體驗市民的生活疾苦。在這過程中,應提拔從事社會福利工作的前線公務員,表彰成績,褒揚典型。這樣做,才有機會徹底改變平民百姓對特區政府領導階層「離地懶政不作為」容或錯誤的觀感。施政作風的改變並非一朝一夕,只能夠一點一滴去做,就像爬樓梯,一步一步向前走,以所謂「梯級型開拓」的方法,最終一定能夠切實地改變屋邨存在的貧富懸殊問題和年輕人被忽略的社會問題(單親,吸毒,遊蕩和黑黨是四大問題)。

市民有意見,應該有充分渠道向特區政府提出。最近有所謂「全民制政綱」的想法,這個意見十分好,因為這樣做才能夠使到官民溝通,達成一致,同向而行。政府在製定財政預算的過程中,要貼地聆聽民意,落實調查研究,以免閉門造車。

如無真誠奉獻之心,做香港特首甚難。在香港國安法和新選舉制度下,除了中央的信任之外,還需得到香港社會有力階層人士的支持,不可有利益衝突,又要有體面能夠代表香港。除了愛國之外,還要能幹果斷,有魄力精力,有凝聚力,說服力和領導力,實事求是,清廉自持,既了解政府運作,又得到市民、公務員隊伍(尤其是紀律部隊)及社會各界的擁護,要面面俱圓,談何容易?有資格的人士,寥寥可數。港人期望天公重新抖擻,賜智慧予有意競選特首的有心人。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品評四方|財赤高達1800億:下一步,怎樣走?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