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社論摘編|收緊強制檢測要求 提升病源調查能力

港媒今日(20日)社評繼續關注本港疫情。其中,《文匯報》社評指出,本港昨日新增16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另有10多宗初步陽性個案,其中2宗未找到源頭。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指,本港出現越來越多源頭不明個案,疫情開始變得非常嚴峻,社區存在非常明顯的隱形傳播。源頭不明個案增多,隱形傳播鏈持續增加,進一步暴露本港追蹤能力落後於病毒傳播這個致命弱點。政府應該正視現實威脅,下決心增強防疫追蹤手段,規定「安心出行」接獲感染風險通知者都須接受檢測,否則視為違反強檢令;並汲取內地精準防疫經驗,提升病源調查、排查能力,力爭「排查快、流調快、管控快」,迅速有效控制疫情。

《文匯報》:收緊強制檢測要求 提升病源調查能力

呼籲市民盡量檢測當然必要,這是控疫的基本要求;但加強追蹤刻不容緩,更必不可少。目前,「安心出行」不僅無追蹤功能,而且接獲感染風險通知的市民,亦可自行選擇是否做檢測,這樣的感染風險通知,作用就令人存疑。「安心出行」的追蹤功能有限,十分不利於及時發現、截斷傳播鏈,大大增加控疫難度和市民染疫風險。根據《預防及控制疾病規例》(第599A章)第22條,政府可將指明地方納入強制檢測公告,收到檢測公告通知的市民必須嚴格遵守要求,任何相關人士未有遵從即屬犯罪,將受懲罰。鑒於現在疫情惡化,在「安心出行」接獲感染風險通知的市民,不能再自行選擇是否接受檢測,而應改為須接受強制檢測,才能有效避免漏檢。

《大公報》:疫情瀕臨失控 收緊措施勿遲疑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日通報疫情時神情凝重,並用上了「火頭處處」、「疫情開始變得非常嚴峻」、「懷疑有超級傳播」等字眼,足以反映當前疫情的嚴重程度,春節前「疫情結束」的美好願望已難以實現。疫情瀕臨失控,特區政府除了要採取有力的應對舉措外,更要在抗疫策略方面作出調整,與其等待出現確診個案才強檢,不如主動出擊,擴大檢測範圍。

《星島日報》:通脹推升債息 投資者宜盯緊儲局

香港實施聯繫匯率,與美元掛鈎,但未必一定要緊跟儲局幣策,因香港銀行體系結餘多達三千六百二十五億元,且有四千九百九十五億美元外匯儲備支持港匯,金融系統穩健,有堅固防波堤,故儲局即使加息,對香港衝擊相對有限。加上港股現價相當便宜,這解釋美股最近大跌,港股卻不跌反升。儘管如此,投資者也不應掉以輕心,宜緊盯美國通脹、儲局加息和縮表步伐,適時調整資產配置,將風險減至最低。

《明報》:疫下民生經濟脆弱 電子消費券可再派

財政預算案下月公布,政府今年應否再派電子消費券備受關注。去年香港經濟谷底反彈,主因是下半年疫情受控,民生逐步恢復,可是疫情大流行遠未結束,第五波疫情爆發,防疫措施又要大幅收緊,突顯疫下民生的脆弱性。去年電子消費券計劃,政府投入360億元,對刺激消費及推動電子支付效果顯著。新一波疫情對經濟民生的影響,比最初的樂觀估計為大,香港未脫非常時期,延續非常措施亦屬合理,公帑用得其所,毋須太多教條包袱。觀乎本地及外圍疫情發展,香港要恢復大規模通關,隨時要等超過半年,在疫情緩和市道解封,到大規模通關之間的過渡期,電子消費券可以對民生經濟起到支持、促進的作用,值得再度推行。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社論摘編|收緊強制檢測要求 提升病源調查能力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