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師說新語|香港中西合璧教育多元 有利學生身心成長

文/溫志倫

本港近期出現移民潮,不少家長事前都會大費周章地了解及安排子女海外升學事宜。但是,小朋友移民後,入讀當地學校是否可以適應?他們將來的出路又會如何?筆者試着從心理學層面分析移民對小朋友在海外就學或面臨的問題。

首先,筆者先引用美國心理學家馬士洛(A.H. Maslow)提出的需求層次論,他指出人類所有行為均由需求引起,並把人類的需求依高低層次排列為五個等級。每一較低層次的需求獲得滿足後,才能產生出高一層的需求,如果低層次需求都未能滿足,較高層次的需求則不會出現於意識中。其中,第一個層次是生理需求:是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需要,如飢餓口渴等。相信在移民前所有家長都必須確保在海外將會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或收入,否則難以維持正常的生活。第二個是安全需求:個人有免於威脅、免於孤獨、希求保障、免於別人侵犯等的需求。安全需求在於個人對環境的了解,小朋友離開了熟悉的學校、社區及生活環境,要重新適應並對這個新環境產生安全感,若尚未能適應將不能進階到更高一層的需求。

在馬士洛第三個需求層次,愛與隸屬的需求是指人際互動、感情、陪伴和友情等需求。在前兩種需求得到滿足後,這個階段最關心的就是為人所接納、所喜愛並被認為富有吸引力。學生在入讀新學校後,能否成功獲得該集體的接納和讚許,從而建立歸屬感,是學生能否在另一個地方展開新生活的關鍵。第四個層次是對成就或自我價值的個人感覺,也包括他人對自己的認可與尊重。第五個層次是自我實現需求,這是最高的需求層次,指個人有追求成長的需求,將其潛能完全發揮。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時候對自己的成就和價值,都會期望獲得認同和尊重,其後按自己的潛能和需要追求自己的發展目標,究竟海外升學能否為學生提供這一平台?而海外學習模式是否完全配合華人家長的需要?這都是值得家長思考的問題。

按這五個層次,筆者分享一個簡單的小故事。最近有一位幼稚園階段的家長,全家移民到海外,並且安排子女入讀當地的幼稚園。起初,小朋友到達當地的時候感到十分開心,因為能夠居住在一個較大的居所,而且可以親近大自然。不過,當小朋友正式入學的時候,就產生適應上的困難。首先,小朋友對當地的食物不太喜愛,食慾降低,食量減少。而且小朋友語言不通與當地小朋友無法溝通,在學習過程中感到孤單和寂寞。即是馬士洛需求層次論的前兩個層次都未能滿足,加上父母忙於工作不能關顧子女,小朋友慢慢開始變得沉默寡言和抗拒上學。在陌生的環境下,小朋友需要較多的關愛和照顧,但事件中的小朋友恰恰欠缺了父母的關愛和同伴的支持。

筆者再引用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c H. Erickson)提出的心理社會發展論,亦稱為人格發展論,他認為心理社會發展理論是依據一般心理健康的人格特徵為立論基礎,以發於自我成長的內因作為人格發展的動力,是社會性的。其中,這個理論中指出孩子在青春期(12~18歲)會面對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衝突。孩子在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務是建立一個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會集體中所佔的情感位置。如若出現對身份認同的困惑,則會造成角色混亂,一方面青少年本能衝動的高漲會帶來問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在面臨新的社會要求和社會的衝突時,會感到困擾和混亂。

正處於青春期的學生,當他們到海外就讀的時候,就是在這個階段。筆者聽說過到海外讀書的中學生,為了獲得當地同學的認同,往往做出一些家長不能預計和接受的事情,例如吸食大麻。相信這些情況是移民的家長在出發前,預計不到的事情。

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教育模式,哪一種模式最適合自己的小朋友升學沒有絕對答案。香港是一個中西合璧的地方,不同學校的教育亦見多元化,既有中國人傳統勤力和認真的校園氣氛,亦有不同的創意思維發展空間,相信在資源充足及熟悉的環境下,最有利小朋友身心靈成長及發展。

(本文作者為香港未來教育協會理事)

註:本文為獨家刊發,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師說新語|香港中西合璧教育多元 有利學生身心成長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