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文評武論|國之大者 港之未來

文/吳志斌

6月12日,「中國共産黨與『一國兩制』」主題論壇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中聯辦主任駱惠寧以《百年偉業的「香江篇章」》為題,旗幟鮮明地指出了中國共產黨是「一國兩制」事業的開創者、發展者、踐行者與捍衛者。推進「一國兩制」必須要牢牢擁護和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必須要完善憲法和基本法相關的制度和機制。更為重要的是,「一國兩制」的實踐既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前提,更是香港參與民族復興,享受國家發展紅利的結果。通過「一國兩制」,香港打開心胸和格局,將自身鑲嵌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歷史進程,那麼「廣大香港同胞一定會進一步增強對偉大祖國的歸屬感,進一步增強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感,進一步增強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駱主任的講話可謂是抽絲剝繭講道理,絲絲入扣動人心,讓大家深受啟發,醍醐灌頂,既有現實的前瞻性,也有歷史的見證性。2021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即將迎來其一百年的華誕。而2021年的香港也進入了從依賴國際外循環走向依託大陸內循環的發展模式。對比2019年6月反修例風暴的香港社會,那時一片狼藉,面目全非,人心撕裂,而2021年6月的香港,由亂及治,一片祥和,回歸正軌,共尋出路。兩年的時間,大破大立,扭轉乾坤,宛如鳳凰涅槃,氣象重生。而這一切的功勞、苦勞和心勞,都應該歸功於始終堅守「一國兩制」初心的中國共產黨。然而,對於當下的香港而言,如何放下心魔,重新、全面、正確地認識共產黨的奮鬥歷史、治國理念和領導地位,如何以「國之大者」的心態融入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的偉業,鑄就港之未來,這是站在歷史轉折點的香港,應該思考的問題和行動的方向。

一方面,我們必須清楚地意識到,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輝煌是建立在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是為了中國人民從半殖民半封建的社會中解放出來,是帶領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豐功偉績之上。而香港的百年恥辱則是因為清政府的無能,至香港被迫從祖國分裂,在殖民霸權中的受辱歷史,恰恰是由於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而得以洗刷的。另一方面,在中國民主革命的進程中,香港始終是中國革命的大後方,香港同胞始終與祖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特別是在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的時候,香港同胞對於內地人民的支持,是兄弟連筋、血肉綿長的認同和奉獻。2017年,香港導演許鞍華的《明月幾時有》以香港原居民為主的港九獨立大隊為主題,講述了戰爭年代香港與內地兩地居民的「心心相印」。在新中國成立後,無論是美蘇冷戰時期對中國的政治經濟封鎖亦或是改革開放之後,香港始終都是祖國對外溝通的重要橋樑,對外開放的橋頭堡。

然而,為什麼在九七回歸之後,香港對大陸的惡意甚至敵視逐漸顯現、爆發?首先,不可否認的是,在和平年代裏,新一代的香港人接受了一個斷代的民族歷史教育,他們的教科書還沒有完成去殖民化的工程,反而在西方自由民主的泡沫想象中,自我沉醉,一葉障目,造成了他們對中國歷史和香港身份的迷茫和無知。而老一輩的香港人經歷過中國人站不起來的歷史屈辱,大都明白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帶領中國人民過上自強富足的生活。部分反華分子和境外暗黑勢力,恰恰是利用當代香港人對國家歷史的無知,藉機抹黑中國,妖魔化共產黨。故此,學習中國的近代史,學習中國共產黨的奮鬥史,學習中國如何成為一個獨立富強的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史,對於當下的香港青年和香港管治層來說,突顯重要,這也是守好香港作為國家安全大門的第一道崗哨。

其次,我們也必須意識到,「一國兩制」自提出並實踐以來,對於香港一方始終是政策傾斜,過於「優渥」,過於「尊重」,過於「照顧」的。依照憲法和基本法,特區政府亦只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央政府直轄的特別行政區政府,地位與全國其他省或直轄市無異。但長期以來,「一國兩制」在實施上的小心謹慎,「摸索前進」,使得特區政府在對堅持、維護和尊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上,說得不夠透,做得不夠多,使得「一國」的中心沒有牢牢架在香港「兩制」的前提之上。飲水思源,港之大者,應念國之恩澤。在享受「一國兩制」獨特設計所帶來的紅利、自由、民主之際,也要想想,香港還能為國家做點什麼?在香港回歸的24年裏,中國和世界在改變,若是香港還保留着對「舊時代」的執念和癡迷,不願意睜眼擁抱「新時代」的與時俱進,那麼,又應該拿什麼來回應國之大者的期許?

(作者為安徽省政協港澳台僑和外事委員會副主任、佛教三德弘法中心副主席、香港安徽聯誼總會常務副會長)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評武論|國之大者 港之未來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