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品評四方|「中藥港」已「送車尾」 不抓住大健康香港勢將 「冇艇搭」

文/關品方

新冠疫情到來,內地加速發展大健康產業。在投資領域,「大健康+互聯網」風靡一時,勢將和「生物醫藥科技」一道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新興領域。

在內地,國人體會到健康對於生命的重大意義,「十四五」規劃提出城市發展要注意大健康產業集群的重要性,防範病毒流行感染,這是十分及時的。何謂大健康?正確理解是: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針對疾病圖譜的改變,提出全局的健康理念,不單止關注人民的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而是關注全國人民的精神,心理,生理,飲食,環境,道德等方面的全方位健康狀態。大健康倡導的不僅是科學的健康生活,還有正確的健康消費理念,涉及社會整體範疇及各類與健康相關的信息,產品和服務,不是有病才求醫,不是關注亞健康狀態,着眼於「醫未病」,隨時隨地保持健康狀態。

大健康成為一種產業,就是要把上述理念發展為一個具體而生動的經濟表現形式,包括醫療系統,保健產品,醫療器械,休閒健身,生命管理,健康諮詢等多個與人類健康緊密相關的專業服務和生產領域。新冠疫情讓更多人深刻地認識到健康管理的重要性,認同財富的積累和教育的目標應該有效體現生命的意義。

在內地,預期大健康產業將迎來井噴式快速增長,迎來騰飛的黃金十年。中國現正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着重決策性部署,將人民健康建設提升到國家戰略發展的高度。「健康中國」勢將帶來大健康產業市場的規模化。據市場調查,如今規模已超越10萬億元人民幣,並將持續快速增長。專家估計,兩三年後或將達到16萬億元。

早在5年前,中央就已制定「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有相應的行動計劃,將人民健康置於優先發展地位,重視全民健康。新冠疫情突如其來,凸顯「健康中國」的緊迫性,推動全國城鄉各地的大健康產業提速發展,成為各省市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大健康指標將會是大國競爭力的核心之一,是未來經濟的支柱產業,勢將吸引大量優質產業要素資源聚合,促進產業鏈上下游的深度融合。

就本人在投資業界的認知,內地民眾對大健康產業的認識是否到位,將會是民族復興能否成功的關鍵之一,足以改變全球財富的分配。中國有龐大的人口基數,有人口老齡化趨勢,人民的健康意識正全面覺醒。大健康產業包括經常性的全方位體檢、保健產品、基因醫療、幹細胞儲存、生物醫藥的研發、臨床測試系統,不覺間已進入全民需求時代,勢將迎來新一輪的經濟大發展。由於需求端推動,內地勢將迎來大健康產業大升級,純粹從經濟轉型的角度看,大健康產業將會是未來發展最快,產生最多富豪的領域之一。

反觀香港,一直以西醫體系為主,而且基於門戶之見和利益之私,形成壟斷。醫生人手不足,要求引進境外合資格的醫生,困難重重。嚴重點說,互保利益的實質是集體被動貪腐。政府迷信市場,政策隔靴搔癢,站在專業門檻之外指指點點,不切實際,甚至暗地勾結。如何打破壟斷,如何規範市場,是否執政為民,是否以人為本,政策後面大有文章,香港裹足不前的糾結,歸根結底就在這裏。核酸測試初期,讓私營機構做,每次收取高達1800元,政府一旦迷信資本、迷信市場,一定會忘記了人民大眾的根本利益。在抗疫的過程中,一些西方先進國家只做不講,以群體免疫為借口,實際上放棄低端人口。美國防疫抗疫隔離政策中途半端毫不徹底,犧牲幾十萬普通人的生命。

在西醫方面,香港在回歸前後曾經領跑全國,可惜未能在過去24年把握新機遇,實現新發展,躍上新台階,未能夠積極主動地適應市場的新變化以實現研發,產品和服務大升級,忘記了打造自身的品牌價值,如今已經落伍掉隊。「中藥港」計劃早在1999年提出,當年是一個嶄新的超前概念,可惜就像「數碼港」一樣,雷聲大雨點小,缺乏宏觀統籌和長期規劃,未能一以貫之,其後本港社會整體氣氛趨向政治化,歷經2003年23條立法一役,受挫後幾近夭折,港人誤入岐途,忘記了香港的成功經驗就在聚焦經濟以發展建設,不是空談政治搞一人一票。三年前特區政府舉辦首屆國際中醫藥香港高峰論壇,有一番豪言壯語,有一個鴻圖大計。如今三年過去,有什麼進展?無人過問,無人關心。如今大健康戰略在內地風起雲湧,特區有可能「送船尾」,「蘇州過後冇艇搭」,港人只識揮手目送,懵然無知,不懂有何損失。

大健康產業是大勢所趨,建議特區政府要虛心學習,快步跟上。如下屆特首繼續不予重視,不能夠及時從抗疫防疫中吸收經驗取得教訓,長期而言,將會引發硬核危機,動搖香港作為國際都會的根基。這不是危言聳聽。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品評四方|「中藥港」已「送車尾」 不抓住大健康香港勢將 「冇艇搭」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