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特別報道 | 遭失業前夫暴打入院 婦人經歷死過翻生

Amy(右一)形容這段經歷如同「死過翻生」(香港文匯報)

香港每年平均發生逾兩千宗家庭暴力個案,近八成人遭受身體暴力,Amy是其中一名家暴受害者。她曾三次入住保良局婦女庇護中心,最初兩次都因傳統觀念束縛,認為孩子不能沒有爸爸,最後返回施暴的前夫身邊,後來被拳打至全身受傷,需要入院治療,才下定決心離開。她形容,這段經歷如同「死過翻生」。保良局社工表示,疫下許多家庭面臨失業、長時間留家等考驗因素,求助個案有所增多,鼓勵當事人及時求助。

身材瘦弱的Amy年過三十,與前夫育有多名子女。雖然她與子女已遠離家暴陰霾多年,並已在穩定住所開展新生活,但每當聽到電話鈴聲響起仍感到害怕,擔心是前夫的滋擾電話。

她說,前夫成長於一個家暴家庭,但與她相識、拍拖到結婚初期都未表現出暴力傾向,直到前夫失業後性情大變。本來從事銷售工作的她收入不菲,但前夫整天疑神疑鬼,懷疑她出軌。

其後,Amy遂辭職在家,但仍會因煮飯或做家務等瑣事不合對方心意而遭到辱罵。小孩也經常無故遭殃,受到不許吃飯、睡覺等懲罰,後來漸發展為拳腳相向。「我當時冇意識到,其實由經常罵我開始,就已經屬於言語暴力。」

兩住庇護中心 心軟回前夫身邊

由於多次被打,她曾兩次向保良局婦女庇護中心求助,每次入住一個多月,就因為心軟或家人勸告而回到前夫身邊。「阿媽就勸我話,小朋友唔可以無咗個爸爸,但其實佢唔知道我被打到幾嚴重。到第三次求助時,我全身都傷晒就嚟死,入院治療咗好耐,死裡逃生咁。」

此時,Amy才下定決心離開前夫,即使子女在破碎家庭長大,也較在家暴的環境下成長要好,「就算勉強維持雙親家庭,如果不斷受到精神和身體暴力,都不是好的成長環境。」目前,她靠領取綜援生活,並有打算重返職場,與前夫僅限於就子女見面安排才聯絡。

疫情期間求助電話增多

根據社署數據,本港去年接獲2,601宗遭配偶或同居情侶暴力對待的個案,當中有79%人遭受身體暴力,9.6%遭多種暴力。保良局曉妍居(婦女庇護中心)註冊社工王凱琪表示,疫情期間,中心接到的求助電話增多,料失業造成的財政緊張、留家時間變長等因素都會加劇家庭矛盾。「之前不需要檢疫時,媽媽還能帶小孩去深圳周末暫避一下,現在這些緩衝手段也沒有了。」

在疫情下,實際入住庇護中心的婦女略有減少,王凱琪分析表示,很多媽媽出於防疫衞生考慮,不願與多名陌生人同住。她呼籲,除當事人外,親友等家暴知情人亦可透過24小時熱線(1001155)聯絡中心求助,受害者即使不願入住,中心亦可提供自我保護方面的資訊。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特別報道 | 遭失業前夫暴打入院 婦人經歷死過翻生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