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久慧說法|M+館淪為「反華私家館」或「希克的王國」?

文/鄭久慧

打着藝術名號,花着納稅人金錢,實則挑戰香港國安法?M+博物館館長、澳洲人華安雅竟公開聲稱,在M+展出反共艾未未作品、「六四」作品及反修例黑暴作品,都沒有問題。

日前筆者披露,艾未未作品所屬的M+「希克系列」包含不少反共侮辱性的淫褻作品,隨後有社會人士關注這些作品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

而瑞士人希克正是一手將異見人士艾未未捧成藝術家的人。在2012年時任特首曾蔭權任期的最後一個月,花1.77億公帑向希克購買展品,不單是「買物」,似乎還「送人」!

希克進入M+董事局任成員,與希克深交逾廿載的策展人皮力,近十年來一直打理「希克系列」,現為M+高層。細看M+處處都是「希克」的影子,到底M+館會否淪為「反華私家館」或「希克的王國」?

請M+澄清以下四點:

1. 請澄清:M+的三分一面積為「希克展館」?

除花1.77億公帑購買展品,當時盛傳合約的附帶條件是M+館要專設50000平方呎場地來展示「希克系列」,佔M+展覽面積近三分一;並要保證每年展示「希克系列」的三分一,即接近500件展品。請問M+, 是否屬實?

如果屬實,香港納稅人每年「照顧」希克1500件藝術品,所費不菲,場地保安、燈油火蠟、保險費、廣告費、人工雜費,就數以千萬計!

2. 請澄清:是否以「希克」命名M+展館?

2013年,民政事務局時任局長曾德成指,M+部分展館將以希克成立的基金會命名,無論該展館是否展出「希克系列」,展館名稱都以「希克」命名。

在香港這國際都會寸土寸金的西九填海區,建一個私人藝術館需要天文數字的金錢,地價、建築設計費及各種管理費,絕非個人收藏家可以負擔。

M+長期加持「希克」,整個M+處處皆「希克」,變相由香港納稅人支付「廣告費」(M+的營運費),對提升希克手上收藏品的知名度及升值潛力,大有裨益!多年前有傳媒報道,希克手上的剩餘藝術品如果按「與M+的表面交易價格」,可以估值30億港元。

3.請澄清:M+設立的「希克獎」是怎麼回事?

2018年,M+設立所謂的雙年獎,以「希克」為名,據說是要嘉許在大中華地區出生或工作的傑出藝術家,這無疑將希克的藝術影響力從內地延伸到了香港。

瑞士人希克並非藝術家,他是政客、企業家、收藏家,是改革開放後第一批來華的投資者。他擅長「造星」,將寂寂無聞的藝術家推向國際舞台,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艾未未。「造星」當然要有獎項,1997年希克以瑞士中國當代藝術協會名義創立「中國當代藝術獎」,2008年中國當代藝術獎「終身成就獎」的得獎人就是艾未未。

德國《星》雜誌(「Stern」)曾引述小道消息指,艾未未在瑞士的經理人是麥勒畫廊,該畫廊老闆就由希克介紹到北京開分店。而艾未未當年的宣傳綽頭是「帶1001個中國人去德國看展覽」,所需費用由瑞士兩個基金會贊助。麥勒畫廊承諾,若艾未未的作品因而升值,就歸還基金會的贊助。

4.請澄清:M+設立「希克中國藝術研究資助計劃2020」,是否納稅人支付?

M+是否在搞「希克偶像崇拜」?左一個「希克」右一個「希克」!

這個「希克資助計劃」與兩年一度的「希克獎」隔年舉辦,一年「計劃」一年「獎」,到底是誰給經費?香港納稅人養着的M+就是年年月月幫瑞士人希克「賣廣告」嗎?崇拜希克,抬高希克,這樣一來,希克手上的藝術品還會貶值嗎?

總括而言,記得很多年前,鍾樹根說過一句公道話:「M+不應成為一所專供展出私人收藏家的藝術藏品的博物館,而M+藏品亦不應只以希克藏品作為重點,因為希克藏品只涵蓋中國當代藝術的若干選定作品,並非全面代表中國當代藝術!」

M+博物館是香港人的博物館,快擺正自己的位置,勿做「香港藝術殖民地」,勿再試探香港國安法的底線!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久慧說法|M+館淪為「反華私家館」或「希克的王國」?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