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來論|新一輪市郊化應從速啟動(三):促進置業階梯再次流動

文/陸頌雄

承襲前兩篇文章,新一輪市郊化對於選擇居住於本港的人有否任何好處?第一個好處是顯然易見,就是本地地鐵的客流量壓力會逐漸減少,尤其是當廣州站改造後,數年後高鐵可直接接入,東鐵線的廣九列車就完成歷史任務。這給增加東鐵列車班次提供了空間,甚至有更多特別班次來往上水至紅磡,疏導新界居民的上班壓力。當然,隨住沙中線過海段的開通,九龍塘站的人流壓力將會減輕,但九龍站、柯士甸站,甚至佐敦站的轉乘壓力也會因為高鐵的加強使用而會增加,希望港鐵能善用東涌線及機場快線的運載力,將市民準時安全地送到目的地。當然,配合2025年中九龍幹線亦開通,即使在繁忙時間也可以在15分鐘到達高鐵站,在觀塘這新CBD上班的市民亦不會只能望門興歎。

而另一方面,當部分市民為追求更好居住環境而遷離市區,市區的樓市壓力亦會減輕,對那些希望犧牲居住面積換取更短交通時間市民而言,樓價壓力亦會減輕。另一方面,市郊化的出現與經驗告訴我們,其實在市中心周圍居住條件較差。但基層打工仔的工作地點大多在市區。因此,不少人居住在劏房中,寧願犧牲居住質素而換取較快通勤。即使都是同一份基層工作,在市中心上班的人工都會較市郊為高。因此,公屋對他們而言就是必要的保障。

破解置業階梯流動停滯不前

增建公屋,加速流轉,讓基層市民可以上樓安居;讓較有能力的公屋居民搬到綠置居或居屋;增建綠置居和居屋,然後讓有能力住戶「細屋換大屋」,搬到更優質的私人樓宇,這一直是香港的置業階梯。不過,這條置業階梯在近年似乎難以讓人拾級而上,變得越來越不吸引。數字顯示,到2019年12月底共有26萬宗公屋申請,當中有近11萬人是非長者的一人申請;另一方面,位於柴灣及青衣綠置居樓盤卻面臨滯銷,主要集中在細單位。當然,筆者相信這些綠置居細單位會最終售出,從而釋放公屋單位,因為各人的置業需求迥異。不過整體而言,當你手握一間公屋,你會希望透過運用這份政府給予的唯一資源去改善居住環境,包括住得更寬敞。但當現時公屋的居住環境越來越好,與綠置居甚至居屋差別不大;私人市場的新樓盤要不是過千萬的600至700呎中型單位,就是數百萬的100至300呎的蚊型單位,作為一個居屋住戶,其實並沒有誘因「大屋搬細屋」,在置業階級上再跳一級,令置業階梯墜進一個停止流動的怪圈。

對於一個四人家庭而言,其實都是為了滿足夫妻二人、子女二人的三個獨立生活空間,最好可以有外傭的獨立房間。因此,在九十年代一批600-900尺、上車價約100-300萬的居屋確實讓香港人感到安居樂業,抽到居屋如同中六合彩一般興奮,如今卻此景難再。按統計處數字,今年的實質工資指數是1992年9月的125.5,即實質購買力只是上升了25.5%,試問如何香港境內何以找到375萬以下「窮人恩物」?要打破這個怪圈,除了有待東大嶼人工島提供大片土地以外,房委會在灣區覓地建屋亦是方法。

以深圳北站伸延的地鐵5號線為例。5號線東西兩個方向3個地鐵站,透過高鐵來往佐敦約40分鐘。在範圍之內的地鐵站上蓋私人樓盤,約7000多一呎,折合800呎單位約600萬人民幣,與元朗樓價相近。如果興建居屋定價即市場價6折,即360萬人民幣,約400多萬港元,價錢與火炭最新居屋彩禾苑相當。一個是更近香港市中心,但遠離地鐵站的居屋;一個是遠離香港市中心的地鐵站上蓋,但平白多了200呎單位,你會如何選擇呢?

如果房委會與深圳市政府、甚至東莞市協商,在虎門以南的高鐵站、或附近的地鐵站上蓋興建居屋,吸引有能力的公屋家庭騰出公屋,只要交通配套得宜,誰不願居住在更大的單位?當然,搬到灣區的難度,遠比由旺角搬到元朗複雜,當中涉及工作、教育等問題,筆者會在稍後文章給予個人的建議。因此,香港的居住問題問題並非無法可解,只是我們是否願意擴闊我們的視野,跳出現有的框框尋找辦法解決。(未完待續)

(作者為工聯會立法會議員)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來論|新一輪市郊化應從速啟動(三):促進置業階梯再次流動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