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來論 | 師說新語:疫情下學生需要什麼教育?

在充滿變化的時代,學生需要什麼教育?(中新社資料圖片)

文/張琳

2020年即將過去,在這特別的年份裏,以前想不到的,覺得不可能的,都一一經歷了。從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到學校全面網課成為必然。從滙豐股價跌破30大關,到國泰解散港龍就地裁員。人聲鼎沸的商場變的門可羅雀,無人問津的口罩卻變成連夜排隊購買的必需品。多少傳統老店,挨過了沙士,躲過了金融危機,卻黯然止步於2020。面對快速變化的現實,唯一不變的就是「變」這個規律!

變化的時代,考驗着教育,更考驗着每一個人。很多以前覺得穩定的工作及生活,忽然間變成不確定的未來。很多習以為常的家庭聚會,友人婚禮,卻成為疫情下的奢侈。在唯一不變就是變的時代,今天習得的知識很可能在明天就是落伍的技能。對於一直思考着學生需要什麼樣的教育,以給予其所需要的課程的學校來說,很有可能在課程落實的當下就已經被時代唾棄。

因此對於學生需要什麼樣的教育的思考,應是讓學生意識到現在唯一不變就是變這一常態。獲取知識不再只是學校這一個途徑,而是包羅萬千,無所不在。學校應該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讓他們能透過各種現實生活中的經歷,培養出應變的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而2020新冠疫情帶來的變化和經歷是訓練學生應變能力最好的教材之一。

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從實體課到網課,其實只是應對未來工作上的一個熱身。網課的內容或是課程不一定是最重要的部份,重要的是學生能否適應在不同的方式下,也能持續學習及保持獲取知識的好奇心。同樣的道理在工作上,在疫情時代,是否能夠透過居家上班的模式的轉變,來靈活適應這多變的未來。

網絡的便利性讓學生隨時找到自己想學的東西。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學不到的。自律,責任心和興趣是教育思考的重心。如何衡量學生在變化時代的學習狀態和進度是新時代要重新定義評估的思考方向。港大程介明教授認為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是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價值,而不是把成敗,價值壓在分數上。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重要因素是選擇。同學可以自由選擇在哪裏學,怎麼學,跟誰學,學什麼,學得好不好。每個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和需求來合理安排學習內容,像高級定製一樣,為自己量身定做華麗的學習服。選擇讓學生對於學習更有掌控感,培養學習的責任。而評估的目的是因應學生的學習進度和狀態給與相應的建議和方向。

有效的評估不是單純評測學生的成績,更應協助同學證明自己可以做什麼。評估的途徑,方式和反饋的設計更需精心準備及安排。透過個性化的評估模式讓學生去激發出自已的思辯和應變能力,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在這個「唯一不變的就是變」的時代更好的生存。

(本文作者為香港未來教育協會學生事務部總監)

注:本文為獨家刊發,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來論 | 師說新語:疫情下學生需要什麼教育?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